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-股票配资服务中心 > 股票配资服务中心 > >圈出“高质量”③|首个跨省都市圈已历三年,“苏皖”合作如何破除行政壁垒?
热点资讯
股票配资服务中心

圈出“高质量”③|首个跨省都市圈已历三年,“苏皖”合作如何破除行政壁垒?

发布日期:2024-04-19 02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04

前不久,安徽省马鞍山市发布全面融入江苏省南京市的若干举措,并将融入对接南京工作情况纳入马鞍山市委考核,再一次引发了大众对“徽京”的讨论。

历史上,南京作为江苏、安徽两省省会时间长达四百多年。地缘上,南京与安徽接壤多,与马鞍山、滁州等毗邻的安徽城市经济联系密切、文化习俗相近、社会人员往来频繁。

有人认为,现实的背书加深了民间对“徽京”的戏称。2021年2月,地跨苏皖两省的南京都市圈,成为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规划的都市圈。在其“8+2”的成员格局中,皖籍城市占据四席,分别是与南京相邻的滁州、马鞍山、芜湖及宣城。

如今,南京都市圈成为国家级都市圈已三年,皖籍城市与南京的关系也愈加紧密,跨省域的合作正逐步破除行政壁垒,推动区域经济更好发展。

3月23日,鸡鸣寺前,樱花绽放,游客驻足拍照。  南方+ 张晋 拍摄

四座安徽城市,向南京靠拢

在介绍马鞍山时,有人会说“在南京旁边”。

具体来看,这个“旁边”是乘坐17分钟高铁从马鞍山东抵达南京南,是在马鞍山拍到南京市地标性建筑紫峰大厦。

“旁边”所带来的亲近,还体现在宁马两地的交流与融合。

据马鞍山交通运输部门统计,每天从马鞍山东站来往南京的客流约有12000人次,通过宁马高速公路往返南京马鞍山的车辆大约有20000辆次;南京大数据平台显示,在每天来宁离宁的人数排名中,马鞍山也均居前列。

前不久,马鞍山出台《关于全面融入南京的若干举措》(下称《若干举措》),并将融入对接南京工作情况纳入马鞍山市委考核,引发关注。

按照官方说法,《若干举措》为城市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,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道路上加速奔跑注入了新的动能。而在民间的解读中,有媒体认为,这一份“表白书”背后,是“兴因钢铁,衰因钢铁”的马鞍山在省内经济地位下滑后的选择。

马鞍山、滁州、芜湖、宣城,这四座安徽城市与南京相邻,并先后加入南京都市圈。同在一个“圈”中,难免比较,近几年先后是安徽经济第三城的马鞍山与滁州就常常被人拿出比对。

2017年,马鞍山跻身省内经济第三城,但两年后滑落至第六位。2012年,滁州省内GDP排名第五,2019年跃升至第三,并站稳至今。全国排名则从2012年得第185名增长至2023年的第90名,华丽转身。

江苏本地媒体认为,滁州的经济迅猛增长,体现的是拥抱长三角一体化、不断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故事。还有媒体认为,营商环境好、工业用地平均单价便宜的滁州通过承接南京大量产业转移,才成为近十年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。

《江苏经济报》一篇报道曾指出,滁州正逐渐成为南京制造业企业扩产转型的重要目的地。2022年至2023年7月,滁州就新承接南京产业转移亿元以上项目74个,总投资360亿元。

截至今年1月底,顶山—汊河、浦口—南谯两个省际毗邻新型功能区累计投入基建项目超70亿元,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3个、总投资超850亿元。2019年,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提出“支持顶山—汊河、浦口—南谯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,共同推动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”。

3月23日,鸡鸣寺前,樱花绽放。  南方+ 张晋 拍摄

首个跨省都市圈,锚定“同城化”发展

本次出台的《若干举措》之前,马鞍山就在抢抓南京都市圈发展机遇。

近年来,马鞍山与南京不断提升同城化发展水平,推动江宁—博望、浦口—和县等区域的融合发展。这几年,宁马两市还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发展。马鞍山通过设置“研发飞地”等形式,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,已在南京设立多家“研发飞地”。

其实,早在1986年,马鞍山就加入了南京都市圈的前身“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”。2000年,江苏城市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南京都市圈概念。2002年,南京、镇江、扬州、芜湖、马鞍山、滁州6个城市共同编制了早期的南京都市圈规划,掀开了当时最早、也是全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建设序幕。

2013年,南京都市圈吸纳了江苏淮安和安徽宣城,成员扩大至8个城市;2020年,南京都市圈再次扩容,常州下辖的两个县级行政区溧阳市、金坛区成为新成员,南京都市圈由此形成了“8+2”的城市格局。

2021年,《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》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,江苏和安徽两省政府正式印发,成为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。

在目前获批的14个国家级都市圈中,南京都市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。

从经济总量上来说,它是首个宣布GDP突破5万亿元的都市圈。2023年,南京都市圈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49.46亿元,占全国比重约4%,比2019年增长了超一万亿元。

从行政区划上来说,南京都市圈是我国首个跨省都市圈。它地跨苏皖两省,包括南京、镇江、扬州、淮安、芜湖、马鞍山、滁州、宣城8个设区市,以及常州下辖的溧阳、金坛两个区县。

“抓住关键,聚焦同城化和高质量”,2021年4月16日召开的《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新闻发布会指出,紧扣“同城化发展”这一都市圈建设的核心要义,将“同城化”和“高质量”贯穿规划全篇。

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是“同城化”的关键。2023年,南京都市圈基础设施加速互联互通。目前,南京都市圈高、快速铁路设区市节点通达率100%。2023年9月,沪宁沿江高铁通车运营,都市圈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840公里,其中,高、快速铁路里程近1600公里,面积密度分别约为长三角和全国的1.3、5.6倍。

此外,南京都市圈的公路网络也在不断完善。截至2024年2月,已实现“县县通高速”,宁九高速、宁滁高速、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、328国道改扩建工程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。持续聚力推进过江通道规划建设,目前都市圈已建成过江通道19处,还有7处在建。

从发展“空间约束”,到打破行政壁垒

“无论宁滁之间、南京都市圈苏皖城市之间还是苏皖两省之间,关于‘同城化’和‘一体化’,现实的瓶颈和矛盾依然存在”,《江苏经济报》2023年7月刊发的调查报道指出,由于机制和观念的障碍,在苏皖合作中,无形的“省界”仍需进一步突破。

《江苏经济报》在调查中还发现,苏皖产业合作中,“政府之手”所形成的惯性依然巨大。比如,宁滁两地不少政府部门人士对于自上而下推动的“产业合作”有不同看法。南京一些部门人士认为,“帮扶式”的产业转移使双方合作变成纯粹的援助;滁州一些部门人士认为,南京等江苏城市不能积极“推荐”前沿产业的优质企业。不少从长三角城市引进的新兴产业,在滁州尚未形成上下游产业链,生产成本难降。

针对南京都市圈涉及两省多个行政主体的现实,此前《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新闻发布会指出,需要彻底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,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关键所在。

在学术界,行政区划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“空间约束”而形成的区域经济现象,一般被称为“行政区经济”。“行政区经济”带来的现实问题,也逐渐在南京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回应。

从单个案例来看,以中新苏滁开发区为例,这个新近崛起的产业高地位于滁州市东南部、毗邻南京,被视为苏皖产业有效合作的成功标志。有学者分析指出,该园区的核心机制是政府支持下的市场化运营,是一种全新的利益共享机制,消除了传统模式下的体制障碍和利益矛盾,双方的互补得以更为深入。

南京都市圈还在推动产业创新深入融合发展。2023年,南京都市圈共享创新资源。优化完善“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”,已汇聚都市圈城市创新资源、技术需求、科技政策等数据超50万条;实施长三角(南京都市圈)科技合作计划,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项目融资2.64亿元。

此外,南京都市圈也在推动政务通办。2023年,《南京都市圈城际政务服务发展联盟高频通办事项清单》发布,200个高频事项实现都市圈同标准办理,做到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;开展南京都市圈毗邻地区“跨省通办”线下专窗建设试点,目前,浦口区桥林街道“苏皖融合服务驿站”线下专窗可办理304项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业务。

正因为如此,当前随着“南京都市圈”在探索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的一线实践越来越多,未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愿景将更加明晰,区域经济更加繁荣。

南京都市圈发展大事记 图源:《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》

【策划】侯小军

【统筹】曹斯 胡念飞

【执行】秦文纲 张哲

【采写】南方+记者 张晋 朱红鲜

【海报】丁薇薇



上一篇:科前生物(688526.SH)获批新兽药注册证书
下一篇:深圳4岁女孩被拐15年案开审!拐骗者庭上仍在“狡辩”,家人希望顶格判罚